「不便利」的自由
前段时间豆瓣友邻「低人雷等6个人」发了一篇日记《我所知道关于避秦这件小事》1,罗列了不少跟日常数字生活相关的实操建议。从上网工具选择到手机权限管理,从信息阅读来源到写作输出形式,不一而足。这里并不想继续讨论具体工具的取舍或方法论之优劣,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在简体中文世界事实上已成局域网的今天,授人以鱼2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了。但在该文发出后的几天,我在豆瓣广播和微博的讨论中看到了不少鄙夷之言3。于是正好借机把之前积攒的零星想法整理一下,稍微展开说说。《避秦》一文背后的核心原则,大致可归纳为重视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坚持使用开放互联网进行信息输入与内容输出。实际上,这就是当下数字时代对于基本自由的坚持与捍卫,哪怕这是一种「不便利」的自由。
Convenience may cost more than you think
本文所讨论的便利,主要指现代数字生活中大家的一些习惯选择,特别是在中文互联网的世界内。比如使用百度,比如随便把短信照片摄像头等权限开放给手机 App,比如在所有网站只用一个密码,又比如不想装其他软件或用浏览器而只在微信里看文章和写东西,等等。移动互联网兴起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被各种科技产品渗透。很多时候看似我们得到了便利,比如不用花钱,或节省了时间,但这些便利的背后同样有着我们付出的成本。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人习惯用隐私换取便利。很多反驳意见把重点落在了隐私同样重要不得侵犯上,这点不再赘述。但值得注意的是,网上认同这种「交换」做法的人同样很多。这里有两点很具欺骗性的逻辑。首先,隐私换便利,看似主动选择,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大家并没有的选。也就是说,商业巨头或公权力并没有真正给你说不的权利。从用户协议中的霸王条款到权限申请中的各种心机捆绑,商家会使用各种小恩惠来让你掉进它们设定的选项。比如淘宝 88 元的捆绑会员,看似超级划算,但同时也就把你圈定在了阿里旗下的各种服务内。外卖、视频、电商,你惦记着自己会员的便利,也就不自觉地屏蔽了其他可能的选择。这跟街边的理发店催你办卡于是绑定你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消费其实没什么区别。而随着这类巨头垄断的加剧,我们本该自己把握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受到「便利」的左右4。
其次除了选择权的折损,更多的所谓便利是基于我们让渡出的过多个人数据来实现的。在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一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打着大数据(或者 AI,算法)的旗号而实际作恶的案例。这点在国内的情形更糟。大量公司为了商业利益在毫无底线地搜刮和囤积用户隐私数据,同时又对基础信息的安全保护不够重视。于是我们能不断看到越来越严重的数据泄漏事件。
除了可见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损害外,这种现代社会便利的诱惑会同时给精神健康和肉体健康带来威胁。越是方便,人的惰性也会越强,这会直接反应在不健康生活方式上。外卖、方便食品、交通便利带来了更少的步行运动。但身体上的强健往往需要我们克服各种不便利因素,通过加强自我锻炼而达到5。精神方面是类似的,健康的信息食谱是需要自己耗费精力去寻找、阅读、消化的。只为贪图方便,那么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种种,刷不完的时间线,甚至都不用你自己动手刷,自动就播出下一条了。可是,如此便利的多巴胺刺激,真有让我们的生活变好吗?
之前舟菖蒲也说到: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中国大城市能享受如此多便捷服务,但这一切却似乎更像枷锁而不是提升人的幸福。…… 第一感觉是,北京服务业真便利,就算下班这么晚也有人服务,不管修电脑还是送外卖还是e袋洗保洁等等,到了23点以后都有供应,感到幸福。但下一个念头发现,这样的幸福不就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不幸福”么?他们等于每天要晚于24点下班。 …… 而这是否是一种悖论?因为我的工作忙压力大,所以需要更“极致”的服务,所以需要压榨服务者。但之所以我们的工作忙压力大,也是因为我们都在服务别人,因为他们工作也忙压力也大,所以也需要我提供“极致”的服务。比如滴滴打车,如果派单超过3公里或者8分钟乘客一般都要骂娘,我们就不得不相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所以乘客那么暴躁,也正是因为他们压力大,如果来不及上班打卡,就会影响“极致”地服务另一些人的能力。
资本和技术带来的便利的确令人向往,但我们需要知道这背后的故事。相比于没有控制感的被动「便利」,我更看重 informed decision 式的主动自由。
Hack yourself the hard way
在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就快要结束的今天,数据隐私、电子设备、资讯获取、内容输出,所有这些事情其实都已变得非常复杂。贪图便利、不加思考地被动接受他人方案会带来各种问题,所以我更鼓励大家以一种 hacker 的精神来主动面对这些事情,用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来逐步建立和优化自己的各项数字生活。比如建立帐号安全体系,又比如建立信息收集整理 workflow 等。虽然这中间的过程在某些人看来会很「折腾」,似乎不如现成的那些途径便利,但事实上一旦建立了这种 self-hack mindset,最终的效果会更加高效。我们也将在过程中重新掌握更多自主权,思考和学习到更多重要的东西。
这里我从数据数据安全、资讯摄入、内容产出三个方面,简单谈谈有哪些可以「折腾」的地方
培养基本数据安全意识
隐私已是奢侈品,但我们不应就此陷入虚无而放弃基本的安全素养。
比如可以从学习基本的密码常识开始。了解强密码和弱密码的区别;不再所有帐号使用同一组密码;学习什么是二次验证;开始尝试用密码管理软件等等。
各种软件、手机 APP,能不给的权限就不要给,暴露得越多,被不法分子攻击的面积就越大。了解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知道什么是 cookies,知道什么是浏览器(请不要笑,很多只用微信的国人真的已经忘了还有浏览器这个 open web 最基础工具的存在)。对了,除了快变成新时代 IE 的 Chrome,也了解下 Firefox 等其他浏览器在隐私保护上的优点。
我们大量的隐私信息是通过聊天软件在沟通,因此你需要了解端到端加密的概念。知道常见聊天软件在安全上的基本情况。而且不光是自己了解,你需要向你的朋友和家人普及这些基本概念。 因为一旦他们的聊天软件、手机/电脑系统被入侵,你的数据安全也同样会受到威胁。
筛选自己的信息食谱
在信息输入层面,「便利」的代表是 timeline/newsfeed 类的推荐算法。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这些头部应用已经攫取了普通人大部分的注意力。就好像吃东西摄入营养一样,只吃垃圾食品,只吃某一家店的菜,或者只吃某个黑盒机器喂给你的东西,都很难说是健康的行为。
推荐算法从宏观受众层面,或者商业角度,当然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我认为这种价值有其局限性。
在两个场景下,推荐算法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一是刚进入某个新领域时,好的推荐会利用相似性或 context 信息,由点及面,帮你迅速缩短入门时间。二是对于某些只需要浅层次了解或参与的场景,例如写作或敲代码时的背景音乐,排队时打发无聊的 instagram;这类任务并不值得我们消耗自己太多注意力,此时借助算法的便利填充空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推荐算法是满足不了进阶用户的,在严肃的专业领域同样捉襟见肘。虽然理论上推荐算法并不必然导致 filter bubble,但现实中不那么理想的情况总是在发生。而一旦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了 filter bubble 的影响,我们在信息摄入的完整性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从根本上说,在很多场景下,不要把自己交给算法,那并不是高效的方法。
我们需要依靠不断试错和辛苦筛选,才能最终构建一份属于自己的信息食谱。在内容方面,我建议放弃封闭局域网内的公众号和头条,多看一些信息来源更可靠的专业媒体,多关注一些高质量的博客。另外相比中文,互联网上更多优质内容来自英文世界,这应该构成你每日阅读的主体。
做学术研究时,除了关注期刊会议,我们往往还会盯住领域内重要的一些学者和研究组,追踪他们最新的工作。这个实践中的技巧在筛选信息源时同样适用。有意识地筛选一批内容创作者,订阅他们的博客或 newsletter,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他们,去尝试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有时这样的关注会带有「噪音」。毕竟不是每一篇文章每一条 tweet 都是在谈论专业主题的事情,但很多时候这恰恰是一种优点。比如在 Yihui Xie 的博客中除了 R 与统计,还有诗词和菜谱;又比如 Bill Bishop 除了谈论中国新闻,还会谈论女儿的足球赛和怀念北京的烧烤。这些在我看来是一种对抗算法的更健康的杂食。
在工具与方法论层面,我推荐大家使用基于 RSS 的信息工作流,把自己筛选出的各种信息源汇集到一起。已经有不少的文章在谈论如何优化这种工作流6,具体的做法因人而异。更重要的还是建立这种意识,针对每个场景和需求,主动地不怕麻烦地折腾各种工具尝试多种思路,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为开放互联网增加有质量的内容
讲完输入,最后再简单聊聊输出。
选择开放的平台。对媒介/平台的选择本身也在同时影响着你的创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选择微信公众号也就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其生态圈里审美与品味,接受审查,放弃自由添加链接的权利。选择微博或 Facebook,则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其 timeline 算法的摆弄,你的文字能否别被人看到是交由一个不透明的机器算法决定。
使用开放的格式。也许要求每个人都自己搭建博客的确有技术上的门槛,但至少我们应该有拒绝被平台绑架的意识。最基本的一点,所有输出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被链接和索引的7。这是开放互联网的本质。我坚定地站在 open web 一边,我也鼓励大家坚持用开放的格式和泛用型工具,去创造和获取内容。开放的格式会比封闭格式给你更多的自由。
独立思考,言之有物。各人文章水平高低自是各有千秋,但若能做到避免陈词滥调,避免共产中文。基本已是真诚之作。此外,有时太过追求滴水不漏反而会损害文章的性格。比起「正确的废话」,我更喜欢阅读个人观点强烈的真话。
所有,从身边的一些细微小习惯开始改变吧。如果可能,也尽量把这些观点告诉身边的朋友。这种「不便利」的自由会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原文已被管理员转为仅作者自己可见,作者本人在广播中贴了图片,同时给了另外一个公开链接。从那里可以看到原文。至于文中列出的各项具体措施,大部分表示赞同,个别方案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一天世界《微信被「炸」之后》↩︎
比如偷换概念的,以及自己水平很差还不爱思考的。↩︎
蔡志浩: 「方便」不是唯一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