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拖延・涌现

在某期播客里,张潇雨曾表达过一种观点,即希望自己的作品——播客也好,文章也好——能把探讨的那个问题完全讲穿说透,“just close that topic”。这着实是非常大的野心了。

相信抱有类似想法的创作者应该很多——我自己虽深知水平非常有限,但追求类似 legacy 的冲动还是非常相像。不过在实践中,这也往往带来拖延的副作用。

正因为希望拿出手的是近乎完美的作品,是「超越自己以往」的新高度,创作者常陷于一种境地——明明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也收集了很多相关素材,却迟迟无法动笔最终成文。各种思维的碎片,临时迸发的灵感,收集备用的引用材料,都散落在了 Notion 之类生产力工具的各个角落。而要把它们彼此间或强或弱的关联梳理清晰,再润色成文,则更是需要不少的精力。最近(重新?)流行起来的 Zettelkasten 方法也许能让各个碎片的联系更容易,但要继续整理提炼和最终成篇,功夫依旧省不了。

总是拖延毕竟不是办法,于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到底是让每个作品单元都尽量完美;还是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让作品更自然地野蛮生长,最终彼此呼应而成为一个整体,展现一种风格。

Lawrence Li 在《IT公论》时代在节目里讲过,如果给别人推荐这个播客,可能很难挑出某一集让对方听并告诉说这就是《IT公论》。一个人需要听上好几集才能大概明白这个节目的调性。

这种例子不在少数,你很难挑出一两个所谓代表作来完美体现这类创作者的特质1,无论单篇博客、单集播客,还是单首歌、单集剧本等等。但如果你长期关注这个创作者,你就会从其诸多作品中觉察到某些一致的特征,或者称之为风格。

比如 Lawrence 自己后来的《一天世界》博客,比如 Farnam Street ,又比如 Aaron Sorkin 的对白,哦,还有开头提到过的《得意忘形》。

也许你也发现了,这些例子都有个特点是会反复自我引用。单点的探索在这些连接下,产生网络效应,compound effect,涌现发生。

从创作者的野心,胡乱联想到碎片化的创作拖延,又跳到表达的涌现,果然这篇也是继承了本站的风格,发散到火星去了。就此打住吧,也希望随着时间的沉淀,这个站点里散落的各种思维碎片也能彼此连接,形成一种特殊的味道。


  1.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某个创作者可被一两件作品完全代表,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